《毛泽东选集》—公司晨读—读后感中乾立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造价部赵书腾
在数字的迷雾中寻找确定性——读《论持久战》有感于造价工作
当我合上毛泽东的《论持久战》,造价部的办公室里依然充斥着键盘敲击声和纸张翻动声。窗外是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森林,窗内是我们用数据搭建的成本王国。在这个以精确计算为生命的职业中,我突然意识到,自己与那位在陕北窑洞里思考国家命运的伟人,竟然有着某种奇妙的精神共鸣——我们都在与不确定性作战,都在迷雾中寻找确定性。
《论持久战》写于1938年,那是抗日战争最为迷茫的时刻。“亡国论”与“速胜论”如两股飓风撕裂着国人的信心。毛泽东却以惊人的冷静,拨开战争的迷雾,指出这是一场持久的消耗战,并精准预见了防御、相持、反攻三个阶
了解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