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 《声声慢》
李清照
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
凄凄惨惨戚戚。
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
三杯两盏淡酒,
怎敌他、晚来风急?
雁过也,正伤心,
却是旧时相识。
满地黄花堆积。
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?
守著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!
梧桐更兼细雨,
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
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!
南宋前期
岳飞气壮山河,写就爱国名篇。
他的词作,首首与抗战相关,字字珠玑,尤其这首“壮怀激烈”的《满江红》,光昭日月,气吞山河,成为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。
16 《满江红·怒发冲冠》
岳飞
怒发冲冠,凭栏处、潇潇雨歇。
抬望眼,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
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莫等闲、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!
靖康耻,犹未雪,臣子恨,何时灭!
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。
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
待从头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
陆游“亘古男儿一放翁”——抒壮志未酬之幽愤
其词主要内容是书写爱国情怀,抒发壮志未酬的幽愤,多将理想化成梦境而与现实的悲凉构成强烈的对比。陆游词风格多样,最具特色的是慷慨雄浑、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。
17 《钗头凤》
陆游
红酥手,黄滕酒,
满城春色宫墙柳。
东风恶,欢情薄。
一怀愁绪,几年离索。
错,错,错。
春如旧,人空瘦,
泪痕红浥皎绡透。
桃花落,闲池阁。
山盟虽在,锦书难托。
莫,莫,莫!
18 《诉衷情》
陆游
当年万里觅封候,匹马戍梁州。
关河梦断何处,尘暗旧貂裘。
胡未灭,鬓先秋,泪空流。
此生谁料,心在天山,身老沧洲。
张孝祥——骏发踔厉
上承苏轼,下启辛弃疾:以苏轼为榜样,词写的豪情万丈,其词“豪壮典丽”并不局限于一种文风,而尤以忠愤悲慨的爱国词为世所名。
19 《六州歌头》
张孝祥
长淮望断,关塞莽然平。
征尘暗,霜风劲,悄边声。黯销凝。
追想当年事,殆天数,非人力,
洙泗上,弦歌地,亦膻腥。
隔水毡乡,落日牛羊下,区脱纵横。
看名王宵猎,骑火一川明,
笳鼓悲鸣,遣人惊。
念腰间箭,匣中剑,空埃蠹,竟何成!
时易失,心徒壮,岁将零。渺神京。
干羽方怀远,静烽燧,且休兵。
冠盖使,纷驰骛,若为情!
闻道中原遗老,常南望、翠葆霓旌。
使行人到此,忠愤气填膺,有泪如倾。
辛弃疾——“词中之龙“
拓宽词的内容和题材,其词艺术风格多样,以豪放为主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,就在于内容的扩大,题材的拓宽,其词题材广阔又善于化用典故入词。
20 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辛弃疾
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孙仲谋处。
舞榭歌台,风流总被,雨打风吹去。
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
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
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。
四十三年,望中犹记,烽火扬州路。
可堪回首,佛狸祠下,一片神鸦社鼓。
凭谁问: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
刘过——“词多壮语”,感慨国事、大声疾呼
词中写“平生豪气,消磨酒里”处甚多,但更能代表刘过词特色的是感慨国事、大声疾呼的作品,这些作品都写得慷慨激昂,虽偶有粗率之处,但风格豪放,却是刘过词的本色。
21 《糖多令》
刘过
芦叶满汀洲,寒沙带浅流。
二十年重过南楼。
柳下系船犹未稳,
能几日,又中秋。
黄鹤断矶头,故人今在不?
旧江山浑是新愁。
欲买桂花同载酒,
终不似、少年游。
南宋晚期
姜夔——“幽韵冷香”
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,他是一个既能填词又能谱曲的词人,词境独创一格,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。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,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。
22 《扬州慢》
姜夔
淮左名都,竹西佳处,
解鞍少驻初程。
过春风十里,尽荠麦青青。
自胡马窥江去后:
废池乔木,犹厌言兵。
渐黄昏,清角吹寒,都在空城。
杜郎俊赏,算而今、重到须惊。
纵豆蔻词工,
青楼梦好,难赋深情。
二十四桥仍在,
波心荡、冷月无声。
念桥边红药,年年知为谁生!
23 《踏莎行》
姜夔
燕燕轻盈,莺莺娇软。
分明又向华胥见。
夜长争得薄情知?春初早被相思染。
别后书辞,别时针线。
离魂暗逐郎行远。
淮南皓月冷千山,冥冥归去无人管。
吴文英“芬菲铿丽”——打破传统的层次结构方式
他被称作“词家李商隐”,师承周邦彦,重格律、重声情、讲修辞、善用典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其词具有打破传统的层次结构方式、转换自由、跳跃性强、现实与想象杂糅的特点。
24 《唐多令》
吴文英
何处合成愁?离人心上秋。
纵芭蕉、不雨也飕飕。
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,怕登楼。
年事梦中休。花空烟水流。
燕辞归、客尚淹留。
垂柳不萦裙带住,
漫长是、系行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