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曾国藩传》| 机会,永远是留给意识到它的人2
2021-11-04 539

除了军事上的难题,曾国藩还教导李鸿章如何处理洋务。

李鸿章后来的外交卓有成效,也是因为他遵照曾国藩指示,对洋人讲信义,所以洋人很愿意和他打交道。

李鸿章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曾国藩全方位提携培养,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他个人的才华和能力出众超群,天生善于并喜欢处理复杂局面。

在曾国藩的指导下,李鸿章的才华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挥。而李鸿章领导的淮军,也曾在曾国藩麾下多个分部中跃居战斗力第一。

李鸿章的才华是让曾国藩决定日后把班交给他的重要基础。但是对于一位接班人来说,仅有才华是不够的,更重要的是有“德”。

李鸿章独当一面之后,曾李之间也不可避免地在饷源分配、兵力调拨等方面产生矛盾。

与左宗棠、沈葆桢等相比,李鸿章无疑显得更为顾全大局。知道退步,知道感恩,这是李与沈、左的最大不同,也是曾国藩日后交班给李鸿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。

长远筹划,裁湘留淮

曾国藩之所以决定抽身退步,将军事衣钵传给李鸿章,是经过多方面考虑的。

首先,李鸿章是曾国藩亲手培养起来的人才,对许多重大问题比如军事和洋务的看法和见解,与曾国藩有高度共鸣。

其次,李鸿章的才与“德”靠得住。

最后,李鸿章比曾国藩年轻十二岁,并且身体健康、精力充沛。他为人直率、热情、精力旺盛、刚强坚毅。

因此经过多年全面考察,曾国藩决定裁湘留淮。

曾国藩是一个凡事从长远筹划的人。早在他决定派李鸿章创建淮军的时候,就已经给这支军队预定了多年之后的“剿”捻任务。

同治四年(1865)五月初三日,正忙于两江事务的曾国藩突然接奉上谕,北上“剿”捻。

虽然有李鸿章派出弟弟李鹤章和淮军中的精锐三部全力配合,曾国藩的“剿”捻进行得却不顺利。

曾国藩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人,在对付捻军的问题上,他吸取了僧格林沁的教训,制定了“河防”战略:

曾国藩计划东以大运河为防线,西以沙河、贾鲁河为防线,在这三条河的河岸增筑木栅,挖土筑墙,择要分兵驻守,以压缩和限制捻军流动作战的范围,把捻军驱逐到角落里加以歼除。

曾国藩的河防之策方向上是正确的,但是实施这个策略需要花很长时间,地方也不配合。

慈禧和咸丰一样,急于求成,一有挫败,就想换人,计划让李鸿章来取代曾国藩。做事一贯坚持到底的曾国藩不得不接受半途而废的局面。

李鸿章接任后,曾国藩对李鸿章全力支持,自始至终为李鸿章积极筹饷献策,尽心尽责。

他诚心诚意希望李鸿章能尽快把“捻匪”荡平,在他看来湘淮一体,曾李一家,合则两利,离则俱伤,曾国藩是深明这个道理的。

事实证明,李鸿章毕竟是可以信赖的杰出人才。他接手“剿”捻后,力排众议,坚决执行曾国藩的河墙战法,最终将捻军镇压下去。

河防战略的首创者是曾国藩,收获成功的是他的学生李鸿章。

曾国藩以自己的抽身退步,完成了湘消淮长、曾李瓜代的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