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重点领域发展规划与政策6
2022-05-14 402

京津冀协同发展

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》,描绘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蓝图,是推动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纲领性文件。纲要指出,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,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,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、生态环境保护、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。

一、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

(一)功能定位

整体功能定位: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、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、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、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。

北京:全国政治中心、文化中心、国际交往中心、科技创新中心。

天津: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、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、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、改革开放先行区。

河北: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、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、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

(二)空间布局

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》提出,以“一核、双城、三轴、四区、多节点”为骨架,推动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,构建以重要城市为支点,以战略性功能区平台为载体,以交通干线、生态廊道为纽带的网络型空间格局。

“一核”即北京。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、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、解决北京“大城市病”问题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。

“双城”指北京、天津,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引擎。

“三轴”指的是京津、京保石、京唐秦三个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,构成了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体框架。

“四区”分别是中部核心功能区、东部滨海发展区、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,每个功能区都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发展重点。

“多节点”包括石家庄、唐山、保定、邯郸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张家口、承德、廊坊、秦皇岛、沧州、邢台、衡水等节点城市,重点是提高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,有序推动产业和人口聚集。

二、建设雄安新区

2018年4月,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《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》,明确了雄安新区的发展定位、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。

(一)发展定位

1.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。

2.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。

3.协调发展示范区。打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、主体功能约束有效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、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,为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支撑。

4.开放发展先行区。

(二)建设目标

到2035年,基本建成绿色低碳、信息智能、宜居宜业、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。

城市功能趋于完善,新区交通网络便捷高效,现代化基础设施系统完备,高端高新产业引领发展,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,白洋淀生态环境根本改善。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,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,实现城市治理能力和社会管理现代化,“雄安质量”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作用明显,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。

到本世纪中叶,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,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。

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成效显著,为解决“大城市病”问题提供中国方案。新区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,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。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,努力建设人类发展史上的典范城市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。

三、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

(一)战略定位

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(2016年-2035年)》的批复指出:坚持世界眼光、国际标准、中国特色、高点定位,以创造历史、追求艺术的精神,以最先进的理念、最高的标准、最好的质量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,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、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。

(二)发展目标

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、彰显人文魅力、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。城市功能更加完善,城市品质显著提升,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作用全面显现,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实现,与河北雄安新区共同建成北京新的两翼。创造“城市副中心质量”,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成效卓著,奠定新时代千年之城的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