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毛泽东选集》—公司晨读—读后感中乾立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安装部朱海
2025-10-16 15

 

第二卷收录的《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》一文,系统梳理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,指出 “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,同时又是酷爱自由、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”。这种对民族精神的深刻洞察,为困境中的中国人民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。在国家危亡之际,正是这种不甘屈服、团结奋斗的精神,支撑着中国人民在持久战中愈挫愈勇。​

更令人动容的是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。毛泽东同志在文中既直面中国社会的封建压迫与民族危机,也坚定地宣告:“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,决心站在抗日的最前线,为保卫祖国流最后一滴血”。这种为民族解放挺身而出的担当,与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相呼应,构成了中国革命的精神脊梁。在今天,这种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:无论是平凡岗位上的坚守,还是面对重大考验时的冲锋,都要以 “高尚的人、纯粹的人、有道德的人” 为追求,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。

《毛泽东选集》第二卷,不仅是回顾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,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与精神的升华。在民族危亡的危局中,毛泽东同志以战略智慧拨开迷雾,以人民立场凝聚力量,以精神信仰支撑奋斗,最终引领中国革命走向光明。作为新时代的读者,我们虽不必面临战火纷飞的考验,但同样需要这种战略清醒、人民立场与精神力量。面对发展中的难题,要学习那种深入调研、实事求是分析问题的思维;面对工作中的责任,要践行那种以人民为中心、甘于奉献的担当;面对前行中的挑战,要传承那种不畏艰难、团结奋斗的精神。这部著作给予我们的,不仅是历史的启示,更是前行的力量 —— 只要我们坚守初心、把握规律、依靠人民,就一定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新的胜利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