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论语 宪问篇2》公司晨读——读后感中乾立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咨询部梅亚芬
2020-08-20 1369

 

今天读了《论语宪问篇》第2章,主要记载了孔子对诸候、大夫的评说,对德行、才干、修身等方面论述。孔子提出“见利思义”的义利观点和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哪些品德的论述,明确揭示了“仁”的特征是造福社会和民众。本篇两次提及管仲的“仁”就是阐述这个观点。

第一次提到管仲。子路曰:“桓公杀公子纠,召忽死之,管仲不死。”曰:“未仁乎?”子曰:“桓公九合诸侯,不以兵车,管仲之力也。如其仁,如其仁。”子路认为“齐桓公逼死公子纠,召忽随之自杀,但管仲却没有自杀。管仲不能算是仁人”,孔子却提出齐桓公多次不用武力对付各诸侯国,避免杀戮,都是管仲的作用。这就是他的仁德。孔子认为判别是否“仁”,不能仅凭一时一事断定,齐桓公杀公子纠,管仲不自杀虽不忠,但与“桓公九合诸侯,不以兵车”的仁德相比是小事,管仲小事上虽不忠,但大事上却不乏仁德,所以孔子认为管仲是仁德的。

第二次提及管仲。子贡曰:“管仲非仁者与?桓公杀公子纠,不能死,又相之。”子曰:“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一匡天下,民到于今受其赐。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衽矣。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,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。”子贡认为管仲不是仁德的人,桓公杀公子纠,管仲不为主人去死,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。孔子却认为管仲辅佐齐桓公,称霸诸侯,统一匡正了天下,老百姓到现在还享受着它的好处。没有管仲,我们恐怕还要披头散发穿左开襟的衣服了。他怎么会像小老百姓那样守着小信小节,自杀在小山沟里也不让人知道呢。”

这两处,子贡与子路有同样的疑问,怀疑管仲的仁德。而孔子对管仲的认识则是从大处着眼,而不是拘泥于小事。管仲之仁就是要有大局观,把社稷和百姓的事情放在最前面的重要位置,而不是以自己的情感为主导,像某些文人志士选择逃避自杀等,仁者则不同,就像管仲一样。管仲重大节,识大体,最大的仁德在于造福人民,而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于小节,自杀于沟渠。那个时代是不会有太多人会赞同像管仲这种做法的人,很多都会意气用事,所以子贡才会向孔子提出这个问题。当自己的意见建议或者利益与集体的有冲突时,是否能从大局出发。从此篇可见孔子极其重视为国家、为人民建功立业,所以孔子称赞管仲,这才是真正儒家精神:一切为国家、为民族、为人民的情怀,舍小我,为大我。